中心简介
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武汉大学、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原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德清县科技新城)三方共建的专注于地理信息产业的科技服务机构。
目前中心拥有近2.7万平方米办公、科研、概念验证与中试熟化的固定场所,其中位于武汉的德清(华中)地信科创飞地3000平方米,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楼(德清)2.4万平方米,团队逾50人,并通过“柔性引进”“专家顾问”等方式组建科学家、技术专家、法律与投融资专家,以及具有成熟企业运营经验的产业专家超30人。
中心采用“多方参与的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架构,遵循“产学研结合、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导入武汉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资源,并联合第三方运营机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地理信息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的排头兵。
中心重点服务武汉大学“地理信息+”方向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依托武汉大学的相关重点学科和科研资源开展工作,已经在地理信息领域形成了优势资源,在结合本地经济需求的背景下,培育新产品,链接应用场景,积累了大量的原理验证、产品验证、场景验证的经验,已具备为科技成果概念验证提供项目创新创业辅导、知识产权壁垒、产品原型设计、公司落地、中试、上下游产业及应用对接、社会资本融资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中心对于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发展提供了科技库、人才库、思想库等多方面的支持与支撑作用,孵化了浙江德清知路导航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莫干山研究中心等一批公司和平台组织,牵头或作为重要支撑建设了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地理信息国际培训中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浙江省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等机构,深度服务了德清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建设。
为满足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理信息小镇二次创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进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招引科技项目和人才项目落地德清,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合作共建“德清(华中)地信科创飞地”(下称“飞地”)。
通过飞地构建科技初创企业孵化完整链条,探索立足华中、辐射全国的科创链合作机制,加速地理信息科创资源与人才对接,逐步将飞地打造成德清县在华中地区的宣传窗口、招才引智平台和项目孵化苗圃。飞地依托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卫星导航定位、国际法学科的科技与人才优势,以“双服务”为目标,为促进校地科技产业合作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科技库、人才库、思想库方面有力地支持了浙江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5月26日,浙江德清(华中)地信科创飞地在武汉正式启用后,创新与产业紧紧相链,形成了研发孵化在飞地、加速孵化在分中心、产业化在地信小镇的全生命周期科创孵化链条,向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闭环生态跨出了重要一步,将有力支持地理信息产业强链补链壮链,更好地服务华中创新创业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在德清转移转化。飞地建立了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和入驻流程,推出系列科创服务,大力推介德清地信产业,累计走访80多家企业及项目,已有8家企业落地德清。
欢迎扫码关注浙江分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