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2-8086099

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武大首颗以学生为主体研发的卫星“启明星”整装待发
发布时间:2022-02-10 14:04:02| 浏览次数:

近日获悉,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武汉大学“启明星”微纳卫星将于2月末发射入轨。该卫星以学生为研发主体,具有低成本、快响应和灵活性等特点,将为所有高校师生提供免费共享数据。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平,校长助理陈慧东,武汉市科技局成果转化处处长程乐学等30余位专家领导和10余位学生代表参加了研制总结暨出校评审会。金光教授研制团队做了题为《“启明星”微纳卫星研制总结》的汇报,从卫星研制目标出发,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指标、研制过程及相关试验情况。

据悉,“启明星”微纳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牵头,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珞珈实验室等空天信息相关单位协同,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相关院系在校学生为研究主体,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有关院所参与研制,整星重量约为19kg,装备可见光相机及红外相机,分别获取32谱段高光谱图像、8谱段夜光图像及红外遥感图像,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该卫星具有低成本、快响应和灵活性等特点,为在校学生提供自由灵活的空间实验室,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测控和在轨试验,全面熟悉掌握卫星相关技术及应用。

李德仁充分肯定了“启明星”微纳卫星项目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卫星成功研制将有力促进武汉大学航天遥感学科的快速发展,对后续的扩展研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龚健雅肯定了项目提出的“空间实验室”的创新想法,希望充分发挥卫星高光谱数据的作用和价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研制,培养遥感领域复合型人才。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研究成果,从多方位讨论了卫星入轨工作后的数据应用,希望学科专家团队带领学生从可见高光谱图像、夜光图像数据等方面开展探索创新。

卫星研制团队的学生代表介绍了参与卫星研制的体会。大家表示,从卫星技术参数讨论、卫星装配测试到最后的试验标定,自己在整个研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吴平肯定了遥感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指出从“珞珈1号”到“启明星1号”,武大师生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以学生为主研制卫星的举措是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将科研育人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她希望该卫星所获得的丰富数据能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为加快科技进步贡献武大力量。


来源:武大新闻网

 
 


首页 | 中心介绍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技术新成果 | 教育培训 | 合作单位 | 在线交流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    联系地址:浙江省德清县云岫南路611号2幢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楼5楼

           联系电话:0572-8086099                        邮编:313200